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58章 火场旧案终昭雪,英魂九泉可安息
    南州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办公室,窗外的梧桐叶被秋风染成了金黄色,沙沙作响。林砚坐在办公桌前,指尖轻轻拂过一份泛黄的档案袋,封皮上“1980年南州纺织厂仓库纵火案”的字迹早已模糊,却像一块千斤巨石,压在他心头整整五年。

    自从穿越到1985年,成为见习刑警的第一天,他就知道了自己这具身体的父亲——林建军,正是在追查这起纵火案时,因意外牺牲。五年来,他从一个被质疑的新人,成长为市局的刑侦标杆,破获了无数悬案,可父亲的旧案,却始终是他心中最深的执念。

    “队长,省厅刚发来的协查通报,您看一下。”苏晓端着两杯热茶走进办公室,将其中一杯放在林砚面前,目光落在那份旧档案上,语气带着几分心疼,“又在看叔叔的案子?”

    林砚抬起头,眼底的疲惫被他强压下去,接过协查通报,指尖却依旧停留在档案袋上:“嗯,昨天走访纺织厂老职工,有了新发现。”

    苏晓在他对面坐下,轻声道:“这五年,你从来没放弃过。现在时机成熟了,局里也批准重启调查,我们一定能查出真相。”

    林砚点点头,将协查通报放在一旁,打开了档案袋。里面的资料少得可怜,几张现场照片早已褪色,只能隐约看到仓库被烧毁后的残骸,还有几份简单的询问笔录,记录着当年的案情。

    1980年冬夜,南州纺织厂仓库突然起火,烧毁了价值百万的棉纱和设备,那在当时是一笔天文数字。时任刑侦队副队长的林建军,带队负责此案,初步判断为人为纵火。可就在调查陷入僵局时,林建军在一次排查嫌疑人的过程中,遭遇意外车祸,当场牺牲,案子也因此成了悬案。

    “当年的笔录太简单了,很多关键信息都缺失。”林砚皱着眉,翻看着询问笔录,“纺织厂的厂长、副厂长、仓库管理员,还有几个值班工人,都问了一遍,却没有任何突破口。”

    苏晓拿起一张现场照片,仔细看着:“当年的勘查条件太差,现场被大火烧毁,又被灭火的水冲刷,几乎找不到有价值的痕迹。”

    “不,不是没有,是我们没找到。”林砚的眼神变得坚定,“昨天我走访了纺织厂的老门卫王大爷,他当年是第一个发现火情的。他告诉我,起火当晚,他看到一辆蓝色的解放牌卡车,在仓库后门停留过,而且开车的人,好像是副厂长张富贵的侄子——张涛。”

    “张涛?”苏晓愣了一下,连忙翻找档案,“这里有记录,张涛当时是纺织厂的货车司机,案发后不久就辞职,去了南方做生意,再也没回来过。”

    林砚点头:“这就是关键。当年的调查,只关注了厂里的管理人员和值班人员,却忽略了张涛。王大爷说,他当时怕惹麻烦,没敢说出来,现在年纪大了,心里不安,才把这件事告诉了我。”

    “那我们现在就去找张涛!”苏晓立刻站起身,眼中闪过一丝兴奋。

    林砚却摇了摇头:“别急,张涛在南方待了十年,我们连他具体在哪个城市都不知道。而且,没有确凿的证据,就算找到了他,他也不会承认。”

    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笔记本,上面记录着这些年他收集到的关于纵火案的所有线索:“我已经让赵伟去查张涛的下落了,应该很快就有消息。我们现在要做的,是重新勘查当年的火灾现场,看看能不能找到新的证据。”

    苏晓有些疑惑:“仓库早就重建了,现在去勘查,还能有收获吗?”

    “一定有。”林砚的语气十分肯定,“当年的火灾现场,虽然被烧毁了,但一些深埋在地下的痕迹,可能还保留着。我们用现代的火灾现场勘查技术,说不定能发现当年被忽略的线索。”

    两人当即决定,下午就去南州纺织厂。临走前,林砚特意带上了工具箱,里面装着金属探测器、残留物提取瓶、放大镜等设备,这些都是他这几年推动市局引进的“宝贝”。

    下午两点,林砚和苏晓来到了南州纺织厂。如今的纺织厂,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,新的仓库拔地而起,整洁而现代化。老门卫王大爷早已退休,现任门卫是一个年轻人,得知他们的来意后,立刻带着他们来到了当年旧仓库的位置。

    “就是这里了,当年的仓库,从这里一直到那边的围墙。”年轻人指着一片空地,说道。

    林砚环顾四周,闭上眼睛,脑海中浮现出当年火灾现场的照片,试图还原出当时的场景。片刻后,他睁开眼睛,对苏晓说:“开始吧,按照火灾现场勘查流程,分区域排查。”

    苏晓点点头,拿出工具,两人立刻投入到工作中。他们先用金属探测器在空地上仔细探测,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。时间一点点过去,夕阳西下,余晖洒在空地上,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金色。

    “林砚,这里有情况!”苏晓的声音突然响起。

    林砚立刻跑了过去,只见苏晓蹲在地上,指着一块被翻开的泥土:“你看,这里的土壤颜色和周围不一样,而且里面有一些黑色的残留物。”

    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    林砚蹲下身,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,又用镊子夹起一点残留物,放在提取瓶中:“这是燃烧后的灰烬,而且里面好像有汽油的成分。”

    他心中一阵激动,当年的调查中,并没有发现汽油的痕迹,这很可能是纵火的关键证据!

    “继续排查,扩大范围!”林砚说道。

    两人干劲十足,又排查了两个多小时,天色完全黑了下来,他们才停止工作。除了那瓶残留物,他们还找到了一枚生锈的打火机外壳,上面刻着一个模糊的“涛”字。

    “这枚打火机,很可能就是张涛留下的!”苏晓看着打火机外壳,兴奋地说道。

    林砚的眼中也闪过一丝光芒:“回去立刻化验残留物,看看是不是汽油。另外,让技术科的同事,看看能不能从打火机外壳上提取到指纹。”

    回到市局,技术科的同事立刻对残留物进行了化验,结果显示,残留物中确实含有汽油成分。而打火机外壳上,因为年代久远,指纹已经模糊不清,无法提取到有效的信息。

    “虽然没有指纹,但汽油残留物和打火机,已经能证明当年的火灾,是人为纵火,而且很可能和张涛有关。”林砚看着化验报告,语气坚定,“赵伟那边有消息了吗?”

    话音刚落,办公室的门被推开,赵伟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:“队长,找到了!张涛现在在广州做服装生意,我已经查到了他的地址和联系方式。”

    “好!”林砚猛地站起身,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,“苏晓,准备一下,我们明天就去广州!”

    第二天一早,林砚和苏晓带着手续,登上了前往广州的火车。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颠簸,他们终于抵达了广州。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,他们很快找到了张涛的服装批发市场。

    张涛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年轻司机,如今的他,穿着一身名牌西装,肚子微微隆起,看起来十分精明。当林砚和苏晓出现在他面前时,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,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。

    “张涛,我们是南州市公安局的,有个案子需要你配合调查。”林砚亮出证件,语气平静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。

    张涛强装镇定:“警官,我已经很多年没回南州了,不知道你们找我有什么事。”

    “1980年,南州纺织厂仓库纵火案,你还记得吗?”林砚盯着他的眼睛,一字一句地说道。

    张涛的身体猛地一震,脸色瞬间变得苍白:“我……我不记得了,那都是多少年的老案子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记得?”林砚拿出那枚打火机外壳,放在张涛面前,“这个打火机,是你的吧?上面刻着你的名字。当年火灾现场,我们找到了含有汽油成分的残留物,和你的打火机一起被埋在地下。”

    张涛的眼神躲闪,额头上渗出了冷汗:“不是我的,你们认错人了!”

    “是吗?”林砚的语气变得冰冷,“当年案发当晚,纺织厂的老门卫看到你的卡车停在仓库后门。案发后,你立刻辞职离开南州,这难道只是巧合?”

    苏晓在一旁补充道:“我们已经调查过了,你当年在纺织厂开车,经常接触汽油,而且你叔叔张富贵,当年是纺织厂的副厂长,和厂长有矛盾。案发后,张富贵很快就升任了厂长,这其中的猫腻,你应该很清楚吧?”

    张涛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,他双腿一软,瘫坐在地上,双手捂住脸,痛哭起来:“我说,我说……”

    原来,1980年,纺织厂厂长准备提拔一个外来的技术骨干,取代张富贵的副厂长位置。张富贵怀恨在心,又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,便指使侄子张涛,放火烧毁仓库,制造混乱,想借此机会扳倒厂长。

    案发当晚,张涛趁着夜色,开车将汽油运到仓库后门,泼洒在仓库周围,用打火机点燃后,迅速逃离了现场。他以为神不知鬼不觉,却没想到被老门卫看到了卡车。

    林建军当时已经查到了一些线索,怀疑到了张富贵身上,准备对他进行询问。张富贵得知后,害怕事情败露,便买通了一个卡车司机,在林建军的必经之路上制造了车祸,将他灭口。

    “是我对不起林队长,是我一时糊涂,被我叔叔利用了……”张涛泣不成声。

    林砚的拳头紧紧攥起,指节泛白,眼中充满了怒火。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,拿出手铐,将张涛铐了起来:“张涛,你和张富贵,都逃不掉法律的制裁!”

    随后,林砚立刻联系南州警方,将张涛的供词传回局里,要求立刻抓捕张富贵。此时的张富贵,已经退休在家,得知张涛被抓的消息后,试图逃跑,却被早已布控的警方抓获。

    半个月后,南州市人民法院对1980年纺织厂仓库纵火案进行了公开审理。张富贵和张涛因故意纵火罪、故意杀人罪,分别被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。

    判决下来的那天,林砚独自一人来到了父亲林建军的墓碑前。夕阳下,墓碑上的照片,父亲的笑容依旧慈祥。

    “爸,案子破了,凶手伏法了,您可以安息了。”林砚的声音有些哽咽,泪水忍不住滑落。

    苏晓站在不远处,静静地看着他,眼中满是心疼和敬佩。

    风吹过墓地,树叶沙沙作响,仿佛是英魂的回应。林砚擦干眼泪,站起身,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。他知道,这不是结束,而是新的开始。作为一名刑警,守护正义,是他永恒的使命。

    回到市局,办公室里一片欢声笑语,同事们都为他感到高兴。林砚走进自己的办公室,看着窗外的夕阳,嘴角露出了一丝释然的笑容。五年了,他终于为父亲正名,也了却了自己心中的执念。

    “队长,恭喜你!”赵伟和几个同事走进来,手里拿着一瓶白酒,“今晚我们好好庆祝一下!”

    林砚笑着点点头:“好,今晚不醉不归!”

    夜色渐浓,南州市公安局的灯光依旧明亮。林砚知道,未来还有更多的案件等着他,更多的正义需要他去守护。但他无所畏惧,因为他身后,有并肩作战的伙伴,有心中坚守的信念,还有父亲传承给他的,对正义的执着。

    ha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