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84章
    孙策闻言剑眉紧蹙,寒声道:"当年攻打庐江时,陆康宁死不降,最终命丧我手。陆家与我孙氏血仇不共戴天。"

    "你竟要将小妹许配给陆康之侄陆逊?"

    "仲谋,此等荒唐主意亏你想得出来!"

    孙权面露难色,低声道:"陆氏与我孙家结怨,小弟岂会不知。只是为孙氏基业计,若能与陆家冰释前嫌,既得陆逊效忠,又获陆氏支持,未必不是良机。"

    "恳请兄长以大局为重。"

    孙策沉默良久。

    孙权暗自紧张,唯恐兄长既不愿与刘备修好,又拒绝陆家联姻。

    权衡再三后,孙策神色渐缓:"此事...容我再思量。"

    孙权心下稍安。

    既未直接回绝,便尚有余地。他当即起身告退,不愿再留在此处如芒在背。

    临行之际,孙策突然问道:"听闻大乔母女已至江东。前番命你暗中寻访,可有进展?"

    孙权连忙应答:"得兄长密令后,小弟即刻增派眼线,现已探得其行踪,正遣人迎接。"

    孙策罕见地露出笑意:"此事办得妥当。大乔是你未来嫂嫂,速将她们接来建业。"

    "小弟明白。"

    孙策挥了挥手,孙权这才躬身退下。

    帐外凉风拂面,孙权紧绷的脊背终于松弛下来,像卸下千斤重担般挺直了腰杆。

    "二郎苦心经营,终究是为我孙氏千秋大业。"

    "主公非但不纳良谏,反倒当众申饬二公子,末将实在......"

    周泰按着佩刀低声嘟囔,古铜色的脸庞涨得通红。

    年轻的江东谋主苦笑着摇头,衣袂在晚风中簌簌作响:

    "伯符兄自负霸王之资,却与项王一般刚愎。那些虚名浮誉,在他心里竟重过身家性命。"

    "至于我这个胞弟,孙氏百年基业,都及不上他半分颜面......"

    四下无人时,这些压抑已久的话语终于破冰而出。

    老将的眉头拧成川字:"莫非就任由主公一意孤行?江东六郡八十一州的存亡......"

    月光在孙权眼中凝成寒霜,指节攥得发白。

    "孙氏基业非一人之物。"半晌,年轻谋主的声音似淬了毒的冰刃,"周将军,速请子明与子布来我营帐议事。"

    七月的长江泛着血色。

    当刘备六万大军陈兵牛渚西侧时,江东水寨已乱作一锅沸粥。

    军帐内的争吵持续到三更天。

    "应当放弃牛渚!"

    "退守建业方为上策!"

    诸将的声浪几乎掀翻帐顶。

    唯有主帅席上的孙策沉默如铁,案几下的拳头捏得咯咯作响。

    我军兵力不足两万,战船仅有三百余艘,水陆作战均处劣势。

    更为严峻的是,将士们士气低迷,缺乏战意。

    如此情形,怎能抵御刘备六万雄师势如破竹的攻势?

    主上,牛渚难以固守,不如退守建业,保全实力!

    凌操代表众将向孙策谏言。

    虽因凌统被俘一事曾遭孙策责难,心中难免介怀。

    但出于对主公的忠心,凌操仍不计前嫌,直言相劝。

    孙策拳头紧握,骨节爆响。

    夏口、柴桑、皖口...

    座座城池相继陷落。

    数万精锐在接连败仗中折损殆尽。

    昔日横扫江东所向无敌的小霸王,何等意气风发。

    如今竟被织席贩履之徒逼得节节败退,直抵家门!

    若弃守牛渚,任由刘备兵围建业,岂非要他龟缩城中做那缩头乌龟?

    这让他小霸王颜面何存?

    江东百姓将如何看待他?

    还有谁会信服这位江东之主?

    "砰!"

    孙策重拳砸落案几。

    吾乃堂堂江东之主,岂容大耳贼兵临城下!

    誓死坚守牛渚,绝不让刘备围困建业!

    此言一出,众将愕然。

    徐盛、潘璋、朱桓等将领相视无言,眼中尽是忧色。

    谁都未曾料想,主公竟在这等关头还要逞强。

    明知守不住,却仍固执己见!

    主公万万不可逞一时之勇!

    牛渚守住的希望渺茫,届时损兵折将,终究还是得退回建业。

    不如现在就保全实力撤回收缩,方有望固守建业城!

    凌操刚直不阿,此时仍敢直言进谏。

    孙策顿时怒不可遏,指着凌操厉声喝道:

    "凌操!你好大的胆子!我决心死守牛渚,你却三番两次扰乱军心,究竟安的什么心?"

    "莫不是你那个儿子已经投靠了刘备,你暗中勾结,存心阻挠我军防守?"

    凌操被这突如其来的指控惊呆了。

    他本是忠心进言,却遭此横加指责,更被当众污蔑私通敌营。

    此刻他只觉心如刀绞,满腔赤诚却换来这般羞辱。

    徐盛等将领本想替凌操辩解,但见孙策怒不可遏,皆噤若寒蝉,无人敢出声。

    "伯符说得对!"

    "你乃孙文台将军之子,堂堂江东霸主,霸王转世!"

    "怎能畏惧刘备那厮,龟缩建业遭人耻笑!"

    "末将愿拼上这条老命,与主公共守牛渚!"

    老将程普挺身而出,声若洪钟地站在孙策一边。

    以程普的资历地位,他这一表态,众将更不敢再有异议。

    凌操只能黯然叹息,悲愤地垂下头去。

    得到程普支持,孙策顿时精神大振。

    "好个程老将军!这才是我孙家臣子该有的气魄!"

    孙策拍案而起,豪气干云地喝道:

    "传令三军,集结全部兵力,随我死守牛渚!"

    "此战定要挫败刘备的锐气,让他吞并江东的美梦化为泡影!"

    "诸将都要拿出血性来,与我浴血奋战!"

    眼见孙策铁了心要与刘备决战,众将只得强打精神,勉强应和。

    唯独角落里的吕蒙暗自皱眉,眼中闪过一丝阴霾。

    "仲谋公子所言不虚,主公心气太高,如今被刘备从云端打落,已有些失控的征兆。"

    "若再执意追随,恐怕早晚要被他拖入..."

    吕蒙目光闪烁,心中渐渐拿定了主意。

    牛渚西侧七里处,刘军营地。

    中军帐中,刘备正与文武心腹共议攻取牛渚之策。

    "孙策兵力不足两万,士气低迷,军纪涣散。"

    "牛渚虽称要塞,实则无险可据,仅是一座水陆联营。"

    "以统之见,孙策定会弃守牛渚,保存实力退守建业。"

    "唯有依托建业坚城,方能与我军形成对峙之势。"

    "如此,主公可不费一兵一卒轻取牛渚。"

    庞统手指沙盘,侃侃而谈。

    这番分析鞭辟入里,众人纷纷颔首。

    "士元所言极是,若能和平进驻牛渚自是上策。"

    刘备略作沉吟,转问秦牧:

    "依军师之见,是否当即下令进驻牛渚?"

    秦牧凝视沙盘多时,却道:

    "主公,牧以为必有一场恶战方能夺取牛渚。"

    刘备与庞统俱是一怔。

    "若江东之主是孙权,此刻恐怕不仅弃守牛渚,更已递上降表求和。"

    "但孙策不同。"

    "此子心高气傲,正如当年项羽不肯渡江。"

    "以牧观之,为保全'小霸王'颜面,他必会倾尽全力死守牛渚!"

    鲁肃接言道:

    "秦军师所言非虚,肃深知孙策性情,确可能作此不智抉择。"

    陈到走进营帐,将斥候最新打探的军情呈上。

    刘备立即命人当众宣读。

    "孙策已将建业守军调往牛渚,聚集两万兵力,摆出死守牛渚的架势。"

    "敌军正在牛渚要塞外日夜不停地挖掘壕沟,增设鹿角,加强营防!"

    帐中将领议论纷纷。

    众人钦佩的目光都投向秦牧。

    "久闻秦军师料事如神,今日亲眼所见,实在令人心服口服。"

    "孙策每一步行动,都在军师预料之中。"

    庞统向秦牧作揖,语气中带着真诚的敬佩。

    刘备感慨道:

    "果然如军师所言,看来孙策是铁了心要死守牛渚。"

    "我军若不经历一场恶战,恐怕难以攻破牛渚这个障碍,兵临建业城下。"

    秦牧却轻蔑地笑道:

    "战事发展到这一步,孙策的精锐已被周瑜、吕蒙损耗殆尽,这两万人马不过是些乌合之众。"

    "这一仗我们也不必用什么奇谋妙计,主公直接强攻便可!"

    "此战务必要彻底击垮孙策的斗志!"

    刘备的豪情壮志被秦牧这番话点燃。

    "就依军师之计,明日全力攻打牛渚!"

    "甘兴霸统领水军,从水路进攻敌军水寨。"

    "我亲自率领步军,由陆路攻打孙策的大营!"

    "这一仗,咱们就要正面击溃孙策,彻底粉碎他的意志!"

    众将领热血沸腾,纷纷领命。

    决战计划就此敲定,将领们各自退下准备。

    秦牧也回到自己的军帐。

    一进帐内。

    酒香、肉香混合着脂粉香气扑面而来。

    "秦军师回来了,一定饿了吧。"

    "婉儿准备了酒菜,不知合不合军师口味,请军师多少用些。"

    小乔笑盈盈地迎上前,扶着秦牧入座。

    又是夹菜,又是斟酒,侍奉得无微不至。

    望着一桌丰盛佳肴,再看小乔巧笑倩兮的模样,秦牧心中已料定这丫头必有所求。

    他不动声色,只管领受她的美意。

    酒过数巡,小乔纤纤素手斟满酒杯,轻声道:

    "秦军师,婉儿有个不情之请,不知当讲不当讲?"

    秦牧会心一笑,果然不出所料。

    他接过酒杯,随意问道:"但说无妨。"

    小乔神色黯然,低声道:"当年我们一家南下避难时,在合肥一带失散了。我与父亲被孙策所擒,母亲和姐姐却下落不明。"

    "前些日子,姐姐托人捎来口信,说她们如今躲藏在建业附近的村落里。"

    "眼下刘使君即将攻打建业,兵祸连天,我实在担心母亲和姐姐的安危......"

    她抬起盈盈双眸,恳切地望着秦牧:"不知军师可否派人前往建业,将她们接来?"

    秦牧这才明白她设宴的用意。

    他当即唤来周仓,命其挑选精干人手,速去建业接回大乔母女。

    "多谢军师大恩!"小乔喜极而泣,当即就要行大礼。

    秦牧伸手扶住她的臂膀,温言道:"这一桌好酒好菜,我岂能白吃?"

    "你我之间,不必如此见外。"

    这话说得颇有深意,小乔听得心头一颤,双颊不觉飞上红霞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小乔的脸颊瞬间染上红晕,羞得不敢再往下想。

    她轻抿嘴角,低垂着眼帘,眉梢眼角却藏着几分掩不住的欢欣。

    "乔姑娘,我看你脸色发红得不对劲,可是染了风寒?"

    秦牧注意到她神色异常。

    "发...什么?"

    小乔眼神透着迷茫。

    "不是风寒,是发热!"

    秦牧忍俊不禁,只得重新问道:

    "我是问,你可有哪里不舒服?"

    小乔这才惊觉,自己的脸早已烫得能烙饼,就差把"春心萌动"写在额头了。

    "许是帐内太闷热,秦军师稍坐,我出去透透气。"

    "还有几道菜没上,我去后厨催一催..."

    小乔匆忙找了个借口,起身逃也似地离开了营帐。

    掀开帐帘的刹那,小乔长舒一口气,脸上的燥热才慢慢褪去。

    "横竖在柴桑时,他就已经...已经那样了。"

    hai